Search


這段話真是講的太好了:

以我個人最熟知的人文社科來說,這個類型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這段話真是講的太好了:

以我個人最熟知的人文社科來說,這個類型的危機並不是近代思想圖書館書系的死亡,而是終結擬像統治宇宙的哥白尼式覺醒,何時會發生,何時我們才認知本土才是宇宙的核心,並據以實踐在出版行動上。

在這個翻譯書與自製書共存的宇宙中,誰為恆星,誰又為行星。國外才是本土的延伸。出版的本質是在地的,即便在全球化如此便利統治我們的時代,出版的深刻本質仍舊是在地的。別人的書,無法說出我們的脈絡,我們的故事,我們的快樂與痛苦,甚至無法幫我們說出什麼是比較好的教育,比較好的政治,比較好的歷史。

更深的悲哀是,世界大量參與、介入了我們,但我們毫無創造物成為世界的一部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